近日,根据日本媒体14号的报道显示:大阪一家国立医疗机构日前成功研发出了小型的“人工肺”(ECOM),安全性更高、操作更简单。“人工肺”的使用对于挽救新冠重症患者至关重要,相对于普通型、小型“人工肺”可以有效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救治效率。还记得抗“疫”特别报道中的一个患者,因为他的基础病太多,在救治的过程中发生了氧饱和度低,接近脑死亡,但是在当时医生们并没有放弃,而是使用了ECOM人工肺进行抢救。
日本成功研发“人工肺”,用于目前的抗“疫” 图一
最后这名患者在十几位医生排除困难的共同救治下,这位患者的氧饱和度慢慢提升,最后到达了正常人的氧饱和度,这些医生最终在于死神抢人。这位患者能够这这么快的得到恢复,“人工肺”可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这次日本的“人工肺”研发成功,可是说是能够救治更多日本目前的确诊病人。那究竟什么是人工肺呢?人工肺其实就是医疗中用到的“体外膜肺氧合”,俗称“叶克膜”、“人工肺”。
日本成功研发“人工肺”,用于目前的抗“疫” 图二
它是一种医疗急救技术设备,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的生命。ECOM的本质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最核心的部分是肺膜和血浆,分别起人工肺和人工心脏的作用。说白了“人工肺”就是在患者体外做一套完整的肺功能,使用“人工肺”来实现体外肺功能,让患者自身的肺得到很好地休息,再继续工作,这就是“人工肺”得主要运用地方。能够给医生制造更多救治患者的时间。
日本成功研发“人工肺”,用于目前的抗“疫” 图三
不过“人工肺”设备难以制作,价格昂贵,医疗界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就是“ECMO一响,黄金千万两”。足以见得“人工肺”的使用成本很高,目前“人工肺”属于高端的医疗电子器械,也展现了它的制作难度,全球也仅有那么几家的生产公司能够生产ECMO“人工肺”的公司。这次日本研发出了“人工肺”,算是日本医疗事业的发展上了一个台阶,同时也希望日本疫情能够早日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