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工厂无法复工,生产出来的产品堆积在仓库,线下店面生意惨淡,线上店铺无人问津。这是现在许多大公司的真实写照,海信作为一家传统家电大企业,涵盖了白电和黑电的公司也是如此。近日,据有关可靠消息透露,疫情之下,海信业务不景气,海信将进行大规模的裁员来确保数万名优秀的员工的饭碗,为了帮助公司跨过这个坎,高层开始带头降薪。

本次裁员采用的是优胜劣汰,末位淘汰制度。这样做的措施是激发员工们的斗志,不要因为疫情期间生意惨淡而消磨他们的斗志。海信裁员自救的这个方法还是可以理解的,疫情不仅冲击家电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国内需求疲软和价格战也使营收、利润增长变得越来越困难。不是每家每户都需要更换家电,房子价格高涨,家电在国内显得十分饱和。财经消息显示,2019年海信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68.6亿元,海外市场让人眼前一亮,实现收入461亿元,占比36.3%。

回顾历史,海信公司在国内销售越来越惨淡。曾经扬言“黑白通吃”的公司,如今已经一言难尽。海信旗下有两家公司,一家是海信视像,一家是海信家电。前者主打电视机(也就是黑电),后者主打空调,冰箱等大型家用电器(俗称白电)。现在智能家电的兴起,社会也在走向智能化。一些老旧的产品,不是智能家居的产品已经走向生命的末期。海信公司的日子过得并不是顺风顺水,翻开海信的财报,发现他们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少,这才是裁员的主因,疫情之下只是掩盖这主因的皮囊。

作为一家开拓海外市场的上市公司,海信集团全球员工接近9万人,涉及工厂生产制造方面,研发产品和销售方面。早在几年之前,海信在俄罗斯开了间分公司,在当地,海信雇佣了不少当地人士,为的是进入当地渠道,开拓市场。可能就在那个时候,海信认为国内的市场份额减少,那就索性向外扩展,迅速占领海外的市场份额,分一杯羹。

海信产品的质量在国内还算是用料上乘,青岛是海信公司的诞生地。在青岛当地有一句话:冰箱洗衣机找海尔,电视空调买海信!由此可见,海信的质量深得民心,只是海信的产品更新换代较慢,被人诟病。如今海信面临着裁员,希望海信这次能起死回生,重返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