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社交江湖
2018年底,北京多牛互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以6000万美元的对价收购了人人网及相关业务。一个商业并购,霸屏了所有的媒体头条,无数用户怀念青春,表达希望可以让人人得以保留。当时很多人并没有看明白多牛传媒收购人人网的目的与逻辑。人人到底该怎么做?接手人人一年后,似乎有了答案。
2019年12月30日,人人全新APP全面公测,再次回归社交市场。还是那句熟悉的Slogan:“上人人,找同学。”
恍惚间,画面又回到了2011年。此时正是人人网的高光时刻,在众多聊天社交软件争奇斗艳中,人人网成功上市纽约证券交易所。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这个在PC和移动端圈起2.4亿用户的庞然大物迅速坍塌。
上市以后,盈利的压力让人人网苦恼。在如何盈利问题上花费了更多的精力,尝试了包括O2O、游戏、金融、区块链、直播、二手车等多个其他领域的业务。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人谈不上持续创新,连基本的投入都无法保证。甚至干脆将页面彻底切换成直播网站,此举令大多忠实的老用户无法忍受和使用。大量的用户流失,最终人人被出售给了多牛传媒。
多牛传媒的过往成绩给了大众一些期待。它旗下的NGA社区是全球最大的中文魔兽社区和ACG社区,此外,他们还拥有互联网社区媒体DoNews和电玩门户电玩巴士。
收割情怀 人人重生 图一
仍以情怀为名
2019年10月,多牛传媒开始小范围测试,将人人网的社交网络与直播分拆成两个独立业务。
直播业务以“人人直播”APP单独运营,社交网络独立成为全新的“人人”APP。
12月30日,多牛传媒推出全新的“人人”APP1.1.0版,恢复了人人网时代围绕同学关系为核心的社交网络定位及其功能,宣布正式回归社交市场。
全新的“人人”APP延续了人人网的定位,是一个以同学关系为核心的实名制社交网络。
“人人”APP也继承了人人网从2005年以来积累的2.4亿真实用户的信息,包括超过70亿张图片、百亿级别的用户状态等。一些经典的功能,如用户实名制、校园主页、聊天(原站内信)等都得到了恢复。用户可以通过登录原有的账号进行“考古”。
记者在找回密码过程中发现,想要找回密码至少需要知道自己的用户名或者登录账号。在找回密码登录以后,还需要绑定现有的手机号。
偶然间看到自己当年青涩的照片,略显“中二”的状态,抑或是稚气未脱的日志,种种学生时代的状况一下点燃了用户的情绪。80后、90后老用户在情怀的驱动下选择“尝鲜”。
根据APPStore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月3日,“人人”APP目前在免费APP总榜排名第9位,社交免费排行榜第1位。移动推广数据分析平台七麦数据预估,在2019年12月27日-2020年1月2日人人APP下载量超过47万。
然而在热闹的表象之下,危机早已浮现。
用情怀来吸引用户,这对于激活沉睡的老人,盘活沉寂已久的用户关系网是有益的。不过微信早已迁移走了熟人关系网和社交化内容,人人离开主流社交圈实在太久,这些抱着怀旧心态赶来的老用户,在翻完历史动态后,又有什么理由继续停留在人人网呢?
情怀能续命,但不能救命。
收割情怀 人人重生 图二
两座大山难绕
在过去的2019年,校园社交的赛道有点挤。
百度上线“听筒”,阿里巴巴重启来往推出“Real如我”,京东数科测试梨喔喔,字节跳动投资Summer,加上企图“王者归来”的人人,巨头和曾经的巨头,不约而同,都把目光放在了校园社交上。
象牙塔中的平静之地,再次成为互联网搏斗的战场。然而,除了多年之前人人网在校园称霸,定位于校园社交而能够大火的产品再没出现。这一次各方势力一起出手,能斩获怎样的成绩,还得存疑。
展望校园社交的未来,微信和QQ无法绕开。
新金融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在校大学生,他们表示自己和身边同学用得最多的社交软件就是QQ和微信,此外很少用其他聊天交友产品。低年级的学生更倾向于QQ,而高年级学生因为要和老师等更多的“大人们”交流,平常用微信更多。
“因为现阶段熟人社交领域微信优势明显,社交关系链都依托在微信上,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新推出的社交产品可能一开始会吸引用户,但最终都回流到微信上。而陌生人社交产品又因为容易触碰监管红线,很难壮大,或者发展起来后都需要转型。”艾媒咨询分析师李松霖指出,“这就决定了不只是校园社交产品,而是对于大部分新推出的社交产品而言,没有带来模式上根本性的变化,都很难发展起来。”
回到校园社交领域,李松霖表示,年轻用户新鲜感追求更加强烈,而且新推出的校园社交产品模式上都有较强雷同性,这就使用户很难留存起来。加上很多主打校园年轻人的产品,都带有擦边球的隐义,也会带来部分年轻用户反感。
收割情怀 人人重生 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