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蚂蚁金服上市前夕,黄奇帆给我们讲解了蚂蚁赚钱的逻辑,通过30亿资金的出资,然后找银行合作贷款业务的。然而,网络借贷的性质决定了资金的发放和回款不会对等。随后蚂蚁通过发行ABS再次实现了资金轮回,贷款规模达到3000多亿元。需要注意的是,商业逻辑层面上,蚂蚁的做法合乎情理和制度。
不得不佩服马云高超的商业思维,以及颇具前瞻性的商业布局。然而,由于蚂蚁集团的上市未果,马云的口碑急转直下。
现在马云的声誉有多差?此前的一项网络评价显示,在声誉指数的排名当中,马化腾的分数为正3分,超过丁磊,刘强东排名第三。而马云呢,以负1分的成绩排名第6位。坦率地说,这个分数对马云来说是不公平的,但它也说明了蚂蚁金服上市失败对马云的影响有多大。
事实上,蚂蚁金服上市失败不仅影响了马云的声誉,也影响了阿里巴巴的声誉。之前阿里进局社区团购,被很多网友讽刺,总之,现在阿里做什么都会引起争议。说到这里,不禁为刘强东的京东捏把汗。
要知道,这个行业类似蚂蚁放贷为生的企业还有京东数科,而京东数科也在寻求上市,现在阿里部门的上市之路被阻止了,京东数科又该怎么办呢?
近日,根据新的公开消息,京东数科选择撤回上市申请!京东数科科技的估值虽然没有蚂蚁集团的2万亿那么夸张,但仍高达2000亿元。一旦成功上市,也是不小的公司。显然,阿里的“下场”也让刘强东不得不考虑。为了避免池鱼之灾,刘强东选择自愿退出,不愿让京东成为第二个阿里,成为笑料。
坦率地说,京东的决策者在审批过程中提出停止上市是很有勇气的。但从旁观者和同行的角度来看,这是刘强东的遗憾。因为资本是逐利的,2000亿估值的京东数科是仅次于蚂蚁的存在,并且正处于冲刺上市的最后阶段的京东数科,可能还是刘强东的心头肉。
在过去的一年中,刘强东在很短的时间内密集卸任多个公司高管,其中很多人都是京东的主要参与者。然而,对于京东数科,刘强东没有进行过卸任,直到今年公司准备上市时才做出了改变。在外界看来,刘的退出是障碍的消除,一只可以与蚂蚁匹敌的独角兽即将诞生。
可没想到,随着蚂蚁、京东数科计划上市的计划被搁浅,自此陷入了漫长的等待期。它们更倾向于上市以后凭借股价高位套现落袋为安。那么京东这次又遇到了什么问题呢?毕竟,一旦京东数科分行上市,即使以2000亿元的估值计算,持有京东数科50%以上股份的刘强东也能获得100亿元的资产。刘强东为何在关键时刻选择放弃?
其实对于科技板来说,“硬”技术更受鼓励。然而,京东数科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的商业模式和收入来源仍然偏离科技板块。特别是现在形势还不明朗,京东数科分公司不适合成为第一家试水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此外,为了突出京东数科的技术属性,京东还正式将云业务和人工智能业务从京东数科中分离出来,成立了京东科技集团,取代了京东数科的存在。
这一步非常重要。有业内人士指出,京东科技的定位更符合科技创新板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上市方式的一种考验。如果京东数科现在上市,无疑会被视为“试验品”。监管机构很可能继续加强监管,蚂蚁金服不能上市,如果京东数科现在成功上市,自然是不合理的。所以在蚂蚁成功上市之前,其实谁都无法保证会出现什么变数。
不得不说,作为京东的老板,刘强东这次的决定是非常明智的。看来,如果京东数科不能成功上市,他也将损失数十亿的财富。另一方面,刘强东的退出不仅是为了维护自己和京东的声誉,同时也给后来人提了个醒,挂羊头卖狗肉这条路走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