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下午,浙江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关于新冠肺炎预防和控制工作汇报情况的新闻发布会。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广胜在发布会上表示,随着国内疫情全面控制和好转,加上三级响应的实施,浙江省疫情的控制效率变得越来越高,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戴口罩的必要性也没有那么强了。
国内各地出台摘口罩指南、分场合、分情况 图1
从三月中下旬开始,全国各地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台了口罩佩戴指南。3月16日安徽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了《低危地区口罩使用指南》;3月17日在四川省第十五场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四川大学卫生学院教授也发表了关于12种可以不戴口罩的情况。在3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也发布了《公共科学戴口罩指南》,其中明确说明了在没有人聚集且通风条件良好的家庭或者室外,群众可以不佩戴口罩进行正常出行活动。
国内各地出台摘口罩指南、分场合、分情况 图2
佩戴口罩不是一件小事,它与社会秩序的恢复和经济的恢复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本土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且传播已基本阻断的情况下,无论何时都佩戴着口罩,客观上对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商铺的营业有一定的限制性。并将对大型企业生产的恢复和社会就业的恢复产生更大的影响,从这些角度来说戴口罩其实关系到民生的发展。
国内各地出台摘口罩指南、分场合、分情况 图3
近期,江苏、浙江、上海等地领导小组开会时带头摘下口罩,向市民传递重要信息。意在表达这些地方的疫情已经得到控制,我们的生产生活秩序将慢慢恢复正常。这些地方疫情防控风险等级已经属于低风险区域,连续多日无本地新增病例,且之前确诊的病例都已经治愈出院。以江苏为例,江苏已经超过一个月没有本地新增病例且本地确诊病例已经全部治愈出院。
国内各地出台摘口罩指南、分场合、分情况 图4
其实,总结下来就是除了特殊的医护工作人员外普通群众在下列条件下可以不需要佩戴口罩。在公园、景区、街道无人员聚集的情况下;骑自行车、电动车、或者私家车可以不佩戴口罩,但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人员密集的公共交通工具还是需要佩戴;在空旷处散步、锻炼或者非群体性室内运动可以不佩戴口罩;在通风的条件下无境外人员的同事会议或者教室上课可以不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