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著名作家邦达列夫逝世,享年九十七岁,逝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总统普京曾经称赞说他是热爱祖国、忠于文学的典范,他也是名副其实的一代俄罗斯文学巨匠。
作为一名著名作家,他还曾经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因为这样特殊的经历,他的写作也很有风格。比如他的著名作品有《最后的炮轰》《热的雪》《岸》等等,他独特的内容和文笔,也征服而且影响了许许多多的读者。
俄国著名作家邦达列夫逝世,他和他不得不读的战争小说 图一
邦达列夫,全名尤是·瓦西里耶维奇·邦达列夫,他是国内比较熟悉的俄罗斯作家。作为一名作家,他在行业上十分有领袖职责,曾任苏联作协书记、文学委员会主编和俄罗斯联邦作协书记。他个人履历也十分辉煌独特。
中学读书的他就很有想法,就像是中国的鲁迅一样,在卫国战争期间,还在中学的邦达列夫弃笔从戎。这位传奇作家不仅仅是写作厉害,在转战南北的期间,他打仗也是非常厉害,曾经立过战功。战争结束,他在高尔基文学院继续学习知识从而走上了文学的道路。

俄国著名作家邦达列夫逝世,他和他不得不读的战争小说 图二
20世纪70年代后的十几年,都是邦达列夫创造作品的迸发时期。在这期间,《热的雪》、电影史诗《解放》和长篇《岸》、《选择》、《演戏》这些非常优秀的著作,都是在这一时期问世,并收到追捧的。
上个世纪50年代,他代表作之一的《最后的炮轰》引起了公众的巨大反响,也获得了很大的争议。同时,这本小说也被冠以荣誉,被认为“战壕真实派”的代表作。在他写实的战争小说中,让读者们对战争前线的描写感到震撼人心,维诺科夫上尉的炮队在面对德军的战斗中,其惨烈,不能不使人们对战争抱有恐惧和害怕。而最后,年轻的上尉在德军冲进战壕的时候,倒在苏军自己的喀秋莎炮轰之下,真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呢?
也许这就是战争吧,冷血又可怕。战争就是如此残酷,为了胜利,所有的人只不过如同蝼蚁而已。也难怪别人说,要了解真正的战争,这一类书不能不读。

俄国著名作家邦达列夫逝世,他和他不得不读的战争小说 图三
很多人认为,他的近作《百慕大三角》最有分量、所占权重最重的作品。他描写了俄罗斯当时面对剧烈的政权更迭、激烈的政治动荡,从苏联到俄罗斯,许许多多文化精英们显得又迷惘又痛苦又忧虑。他们之间许许多多的人,也包括邦达列夫,都对解体后的国家中发生的种种现实的事情,感觉到强烈不满。但是,他们又是有职责有担当的一群人,他们不会以轻浮傲慢的嘴脸面对这样糟糕的现实。
于是,通过描述对理想才赋、职责智慧的悲剧性故事,写下主人公年轻记者安德烈和恋人在“十月革命”至1996年十月这三年间的种种不幸与悲伤遭遇,令人闻者伤心、见者流泪。苏联解体后所发生的所有,包括了政治事件、社会现实的描述,无情揭露了失去了掌舵控制的俄罗斯,是多么危险可怖。表达出他对解体后发生“历史倒退”的严重反感,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心,表达对祖国命运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