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一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南方水泥品牌董事兼常务执行副总裁张剑星:打造水泥行业“浙江样本”

南方水泥品牌董事兼常务执行副总裁张剑星:打造水泥行业“浙江样本”

2019-08-29 01:04:28 来源:

南方水泥品牌董事兼常务执行副总裁张剑星:打造水泥行业“浙江样本”

对话

“虎山”变形

记者:“虎山”从一开始的国企改制而来,而如今却回归到央企背景下的一家子公司。“虎山”的这一迂回发展之路究竟意味着什么?

张剑星:“虎山”变形是整个浙江水泥行业变革发展的缩影。

上世纪90年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浙江的水泥产业还停留在“小、散、土、脏”的层次上,当时水泥生产总量的90%是机立窑水泥,企业自身规模很小。那时“虎山”的前身江山水泥股份公司市场化程度还不高,思想观念也比较落后,于是公司一百多个股东全部转股,2001年“虎山”改制成功。

从2001年起到2004年,水泥行业良好的景气与利润空间吸引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大量资本进入。浙江从一个起步很晚、只有少数大中型水泥企业的沿海省份,一跃成为全国水泥先进技术的代表。然而2004年以后,浙江水泥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无序竞争期。过度投资建设新水泥生产线,犹如脱缰的野马,使产能大大过剩,行业利润出现“跳水”,到2006年,浙江水泥价格从三年前的500元/吨跌到170元/吨至180元/吨。一吨水泥,在欧洲有10欧元利润,在美国有8美元利润,在中国平均只有10元-20元利润,浙江的水泥业更是出现全行业亏损。

那时候浙江有大大小小的水泥企业300多家,陷入了恶性循环,无序竞争,产能过剩。当时企业卖一吨水泥还要亏10多元,结果大家都活不下去。所以“虎山”走出了一条新路子,那就是行业内的联合重组。

在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通过联合重组的成长方式,掌握区域市场的话语权,并以先进技术淘汰落后产能,这是“虎山”加盟央企中国建材背后的商业逻辑,也因此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虎山之路”。

记者:有人说,浙商“低小散”的这种模式是目前浙商模式碰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以浙商要再造优势,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张剑星:传统产业必须走整合的道路,走向联合,实现转型升级。就拿浙江水泥产业来说,不能再走“低、小、散”的老路,出路只有规模化、大型化。

我是学经济的,我始终认为一个经济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做大,做强,做优。纵观世界上所有优秀企业所发展的必然轨迹就是联合,重组,并购。一个企业最多就是一个单元的优势,你一辈子努力也就奋斗个1000万吨或者2000万吨产能,无论做多大也只能是做到一个区域的龙头,依然会面临来自同行的巨大竞争压力,也面临国家政策频繁变动的政策压力——钢铁水泥业,国家政策每隔几年就是一个调整。在对抗外界的产品技术竞争以及资本竞争方面,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还远远不够。

所以要创造结构优势,因为结构就是功能,结构就是实力,结构就是质量。我认为“虎山”加盟中国建材集团组建南方水泥,这一企业的联合重组之举就是一个产业结构的创新之举。

重舰出航

记者:中国建材集团吸引“虎山”加盟旗下的“南方水泥”,之后又有多家水泥行业的大型企业加盟,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就完成了多家大型水泥行业的联合重组,究其原因是什么?

张剑星:大家在这里都找到了一个共赢的切入点,找到了一个共赢的目标。

由于水泥行业区域性强的特点,在竞争中,如果不进行联合重组,所在区域的水泥企业都可能亏损。而联合重组就可以通过市场协同进行统一采购和统一销售,提高了定价权和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还留给创业者一定的股份。

全球水泥的合理价格一般按照钢铁水泥比价来计算,目前全球的这一比价是3:1,而中国水泥市场的比价是10:1,也就是说从中长期看,水泥的价格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中国建材集团的目标是在未来三年使水泥产能达到3亿吨,这就意味着其在全国水泥市场将会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所以在“虎山”之后,江西“万年青水泥”、“湖南韶峰

水泥”等地方龙头水泥公司也先后与中国建材集团合作。2007年9月,中国建材集团就正式宣布,市场区域涵盖浙江、上海、江苏、湖南、江西的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成立。

重组融入中国建材集团之后,“浙江水泥”得到了中国建材给予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原来停建、缓建的项目全面复工,并且仅用15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2条5000吨熟料,3条100万吨水泥粉磨站,以及5条余热发电线的建设,这在原来的浙江民营企业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南方水泥”的重组,无疑是掀起了国内水泥界的一场风暴,它打破了水泥业多年的沉寂,加速了国内水泥工业的结构调整和健康市场格局的建立。

记者:有人认为“南方水泥”的成功意味着“国进民退”时代的到来,您是如何看待这一说法的?

张剑星:讲到“南方水泥”,很多人觉得是有中国建材集团这个央企的后台。但是,水泥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行业,是否有一个实力足够的主体去参与市场的竞争,这才是制胜的关键,这个主体可以是央企,也可以是民企。

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大的产业集团,是一种时势,作为民营企业要抓住这一轮转型升级的机遇。

记者:“南方水泥”公司有上市计划吗?这会对“虎山”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张剑星:公司计划在未来1至2年内实现上市,公司组建的时候,就有计划,3年后希望能够上市。上市以后,“虎山”作为旗下的子公司,也将“如虎添翼”。

为了对南方区域市场的水泥进行整合,2007年9月,南方水泥在上海挂牌成立,紧接着通过对浙江、江西、湖南、上海“三省一市”的大手笔并购重组。截至去年底,南方水泥已经发展到1.2亿吨的产能,成为第二个跻身“亿吨水泥俱乐部”的单体企业,旗下共140多家企业。

随着规模的壮大,“南方水泥”的投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起初,“南方水泥”是通过联合重组,也称并购方式组建起来的。现在是并购和新建两种方式并举。公司目前正在江西、湖南、广西等地方寻找收购对象,远期目标是将产能做到3亿吨左右。

行业创新

记者:国家给出4万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浙江省水泥产能原本存在过剩,4万亿的投入会不会造成新的建材产能过剩,特别是水泥?

张剑星:不会。首先过去浙江产能过剩的是低标号的水泥,这部分水泥将被淘汰。另外,得益于城市化进程、基础建设投资拉动和居民消费的大力提升,与房地产及建筑产业密切相关的砂石骨料、水泥、混凝土等基础性建筑材料的需求也在大幅增长。

更有行业的利好消息是在此次“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1年将建设1000万套保障住宅房。当时我就算了一下,假设我用最低的1000万套的标准来算,如果每套用3吨水泥,加起来就是3000万吨水泥。1000万套保障房的刚性需求上来。另外还有其他的新农村建设、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一系列高铁高速的建设,这些都需要水泥。

2010年,我国水泥产量虽创历史新高,但中国水泥协会表示,水泥市场今年仍“有戏”,全年需求量可能接近21亿吨。

记者:前不久,您作为国内建材行业的代表参加了全国“两会”,您在此次“两会”上,是否有提出一些和行业节能减排有关的议案或者建议?

张剑星:是的。作为建材行业的代表,我在“两会”上提出了一个是加强对城市污泥和城市垃圾处理的支持力度。现在的城市污泥、城市垃圾在这方面的任何处理方式都没有水泥工业系统处理得这么好,不管用填埋方式、燃烧方式还是分解方式都没有我们水泥处理得好,因为其他方式都要有二次污染。

第二个是农村新型房屋的建设,就是让我们农村新建的房屋结构通过工厂化的方式来生产,然后进行拼装,这就可以减少很多的污染,减少更多的浪费,为节能减排做更大的贡献。

第三是建材商品混凝土这块从源头上提高进入门槛,提高质量,包括沙石质量,这些都是我们水泥的延伸产品,如果我们能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使它瘦身那对国家节能减排将是最好的一个措施。

另外,我们在“两会”上还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就率先提出一个水泥的优化升级、减量发展思路。通过“减量”发展后,在总量满足国家GDP发展的前提下,同时又能满足提高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把总量适当下降,真正做到节能减排。

记者:您能谈谈您在“十二五”期间对水泥行业的大致发展计划吗?能为我们展望一下整个中国水泥行业在“十二五”期间的蓝图吗?

张剑星:做优、做强、做大。这也是我们“虎山”一开始进入“南方水泥”的目的。具体就水泥行业来说,在水泥总量上面,在特定的时间里我们可以进行减量发展,但同时我们又要做大,我们可将现存的一部分低端水泥企业进行重组,重组后上更先进的生产线,大幅度提高生产质量和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

其次,我们最主要的还是要围绕国家的战略目标,也就是要使我们的水泥企业真正成为环境友好型企业,这才是整个水泥工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记者:您能谈谈衢州水泥行业的发展前景吗?

张剑星:衢州处在工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顺应了衢州水泥行业“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要求,另外衢州还有良好的水泥材料资源以及完整的运输设施,这些都是衢州水泥行业发展的基础保证,随着水泥高新基础改造,以及信息化设备的更新,相信衢州的水泥行业将有越来越好的发展前景。

新注册企业
成都中立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09-04-21

注册资本:3,500(万人民币)

成都安瑞达商贸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0-12-14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西南交通大学劳动服务公司

注册时间:1994-04-29

注册资本:80(万人民币)

成都爱梦比茜服饰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09-06-18

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成都世纪光合作用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3-04-24

注册资本:1,119.0126(万人民币)

四川嘉合道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1-03-07

注册资本:58,000(万人民币)

成都红风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06-07-27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戴尔(成都)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1-03-23

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

成都红珍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2-08-08

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

成都路耀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1-03-30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浏览最多
中电国采诚泰实业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5-11-13

注册资本:56,120(万人民币)

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城北营业部

注册时间:2002-01-18

注册资本:--

成都英黎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02-01-28

注册资本:3,100(万人民币)

华田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1-05-27

注册资本:600(万美元)

成都市医路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1-04-28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四川省银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00-07-07

注册资本:2,300(万人民币)

成都成光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1994-06-11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足博仕鞋业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8-07-26

注册资本:10,000万元人民币

四川大微人居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06-12-29

注册资本:20(万人民币)

成都写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1-05-30

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